今天的主角是我的學弟小朱。
小朱他這半年來出差到蘇州打拼事業,我後知後覺竟然在不久前才從同學口中得知,我們這一群曾經在大學年代一起在高山峻嶺之間揮霍青春、彼此照顧鼓勵、一起揮汗向前的同學們,有幸在異地相逢,怎可以不找機會帶他到我始終鍾愛、想必他也依然嚮往的山林呢?尤其是這裡,以前只是在地理課本上懵懵懂懂的印象之域,而近幾年來變成在同學們之間視為神秘甘泉的劍門高粱釀造之地,終於有機會可以帶他深入山區,走一趟遠離城市霧霾的青山綠水,然後夜裡與陳家人共飲劍門高粱,想必也是值得回味的一章!!
電話中小朱一口應允,然而因為周六他還有要事待辦,所以我把行程往後延一天,這樣就恰巧剛剛好能有一次機會在這偏遠的小山村過聖誕夜。
唯一可惜的是,今年此時依然暖冬,路上山上都看不到雪景。
我在後車廂綁上兩輛單車,周日清晨,吳江刮起一陣陣莫名其妙的強風,霧靄迷茫,我不確定這是塵霾還是只是冬天的冷霧,九點接上了從蘇州搭著地鐵前來的小朱,在宿舍簡單用完早餐,兩人驅車直奔安徽方向。
一路上兩人暢所欲言,交換這幾十年來各自生活與工作的心得,時間飛快向前滾動,不知不覺過了杭州,直到臨安服務區,照例停車休息,順便各自補充兩只一甜一鹹的五芳齋,我跟小朱說這是我們習慣上解決第一天午餐的方式。
往年在這季節,年底將屆,臨安服務區附近的山巒應該已是白雪蒼蒼,但今年此時,四周除了蒼茫的霧霾,什麼也看不到,這個冬天,顯然華東地區的空氣品質再度惡化。
直到過了昌化,青山翠巒才重現天日。
頰口往山裡面新闢的外環道路已鋪上柏油,進度比我預期的倒是快了許多,不過我估計新道路頂多只能修到小石門之前,因為馬嘯峽兩側又高又陡,在此開山鑿路實為不智,況且當我們車子徐徐穿過馬嘯峽之際,小朱說這一路風景秀麗,爬坡也不怎麼陡,來此騎車的確是一種享受。
兩點整我們來到劍門酒家。
放下行李,先喝一碗陳嫂剛溫煮好的米酒釀,小朱看上去毫無倦容,我說等一下帶你騎車去幾個村子間繞一繞,走路有點遠。
雖然冬陽溫暖,但逐漸而來的黃昏也帶來些許寒意,我們先往杭徽古道的方向騎去,我猜測今天應該也只能騎到永來村,自從杭徽古道的牌樓移現在的位址之後,門票管制更趨嚴格,我到目前為止還沒想出好辦法可以求得通融,雖然再往裡面走只剩下區區一公里路,但因為有爬坡與秀麗的山景,還是很想有機會再進去走走。
雖然這種季節根本就很少遊客,可是古道入口管理員還是不願意通融,我也不想堅持,黃昏的時間也不多,所以就回頭領著小朱騎往另一頭幾公里外的十門峽景區。
然後再度回到銀龍塢。這座橋一步橫跨過溪谷,是村子的入口。
我們把單車靠在涼亭旁,順著小山澗旁的石階往山上爬,沒有特別的目標,只是想爬一段路,登高,從另一個角度看看這座村子。
越過了幾畖冬眠中的小梯田,往上的山坡上種滿了山核桃樹,光禿禿的枝枒在山風中微微顫動。這是這深山的村子裡最能夠帶來希望、換來金錢的經濟作物。小朱是個溫暖的男人,一如以往觀察細心,一眼就看出有好幾株老山核桃樹健康出了狀況,主幹上的樹皮鼓起皺爛如瘤,白色小菌菇佈滿了逐漸腐爛的樹皮,後來我們問了小陳,他說這是因為樹底下的土壤不適合山核桃樹,這沒救,只能任其死亡,也沒辦法再種新株上去。
西斜的夕陽把身影拉得很長,爬上一段山坡後,我指著背後的那個山頭,盤山公路清晰可見,我說那就是我們平常騎車上山的路,迂迴上坡14公里,清幽乾淨,雖然一路上去氣喘吁吁,但人車罕至,空氣清新,這就是一種絕對的享受。
回頭小朱還興致勃勃地到溪邊瞧瞧有沒有溪魚的蹤影。
晚上圍爐吃飯,小陳把前幾個月剛泡製了紅豆衫果子的劍門高粱給抱出來,給我斟上滿滿的四兩,估計小朱也有二兩吧。陳嫂媽媽也剛好這幾天來此探望女兒,我敬她一杯,約她說這個春天一定要找機會到她們那個剛剛有小公路開通了的村子裡,我說這樣子我們會不會是第一個到村子裡的台灣同胞,大娘聽了大笑,大聲說一定是的。
夜裡的氣溫迅速降了下來,小朱倒是興致勃勃,我們邊烤火邊聊天,天南地北,試著剝殼吃山核桃,不知不覺過了十點,陳嫂說睡前每人再來一碗酒釀湯圓吧,這是我的強項,煮熟的芝麻湯圓滾過酒釀後迅速淋上蛋花,一人一碗,熱呼呼的,陳媽媽自釀的香濃酒釀,喝了這一碗,保證一覺溫暖到天明。
這是我們在劍門的聖誕夜。
《12/25,周一》
清晨朦朧醒來,屋外潺潺溪流聲,熟悉的節奏。微睜開眼望著透著晨光的窗簾,我繼續賴在睡袋裡捨不得起床。隔床的小朱咿哦幾聲,想必也已醒來,我抓過來放在床頭的手機,打開,哦!已過八點。
早餐是我冬天最喜歡的煮年糕,兩個老媽媽圍著爐灶正在攪一鍋黃澄澄的玉米糊,這我吃起來沒啥味道,不是很習慣,但我常看見附近人手一碗,都說這是村子冬天裡的傳統早餐,玉米曬乾後磨成粉,像煮濃糊粥一樣,吃的時候要加入一些自己喜歡的醬菜才有味道。
我邀小陳一起去爬太子尖,小陳問說是先騎車上去嗎?我說今天就直接開車到登山口吧,然後小陳一口應允。
小朱第一次來劍門,我不敢一下子就把他給操怕了,這連續14公里的爬坡,坡度雖然沒有像台灣的山路那樣折磨人,但個位數的低溫依然是個嚴峻的挑戰,最好還是等春天到來,先適應了再說。
車子直驅華浪線,沿途偶爾停下來,居高臨下,讓小朱了解這附近的地形,小朱則發揮他地質專家的本色,對著沿途裸露在山壁的石頭,幫我們上了一課。
大約是在十點一刻踏上太子尖登山口吧,今天依然是溫暖的冬陽,但氣溫仍低,除了沒有雪景感到可惜外,這樣子爬山倒也挺舒服的。
小陳邊走邊拿手機自顧兒錄影,我遠遠聽見他對著手機喊說〝閒來沒事,出來鍛鍊鍛鍊〞,也不知道是要錄給誰?
路邊的乾泥地上長出來一大堆冰凌,一簇簇拔地而起,看起來就像是冰菌菇。
只剩下太陽照不到的小徑上還有一些殘雪,卻也都結成了冰,我穿雨鞋不敢直接踩在冰上面,很滑,一不小心易遭不測。
雖然只是一千五百多米的太子尖(1557m),小朱讚嘆說爬起來還是有感覺到登百岳的架勢。
其實太子尖只是開胃菜,等春天到來,希望明年能有機會與小朱再一起爬清涼峰,以及太子三尖。
十一點整,輕鬆登上太子尖。
遠遠三個凸點最高的就是清涼峰,海拔1787m,是華東區第二高峰。
看的出來小朱心情很好。
我尤其喜歡這條繼續往百丈嶺方向迤邐起伏的稜線,太子三尖縱走的經典路線,在矮箭竹的步道上行走,兩側風光盡收眼底,令人心曠神怡。
小朱指著東北方向碧藍天空之下那一條非常明顯、怵目驚心的霧霾線,那是杭州方向,證明今天華東整片大都市都籠罩在驚人的霧霾裡,從山上看過去,格外明顯。
在太子尖上逗留了25分鐘,小陳說該下山吃午飯了。
這個聖誕節格外有意思,竟然有機會與小朱小陳一起爬上沒有雪的太子尖。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