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格王朝酒店房間內有供氧,但沒有電毯,我第一次睡到半夜背脊發涼。
一夜氧氣吸到飽,清晨醒來手指一夾,哇靠!血氧96,但心跳82,像青蛙,比我平常多了50%。
酒店的早餐很簡單,中式早點一般般,但竟然有磨豆咖啡機,喜出望外,好幾天沒喝到像樣的義式咖啡了,趕緊來一杯卡布奇諾,配上藏式青稞餅。
九點起程,離開國道219轉走317。
灑水車比我們早起,很勤快,這裡的綠化工程一點都不含糊。
今天將長途跋涉550公里,真正進入阿里北線,一路向東,聽說顏色很單調,途中經格吉、鹽湖到改則。
所謂顏色很單調是聽說出了縣城之後就只會看到兩個顏色,天空的藍、與土地的黃。
天空是很大片很純粹的藍,黃的則是很遼闊,大地一片土黃,兩者很純粹,都沒有雜色。
後來加入了雪山的白,但很遠,這時候天空一絲雲也沒有。
枯黃的草原上有岩羊,可愛的白色屁股很顯眼。
有土撥鼠嗎?虹一坐下來就開始掃描,雷達全開,然後又唉嘆說這幾天都把眼睛給看花了。
小麗開始上地理課:西藏阿里的“神山聖湖”包括崗仁波齊、瑪旁雍措、拉昂措等等等。。。在地理上發展出四條河流:獅泉河、象泉河、孔雀河、馬泉河,分别是印度河、恒河、雅鲁藏布江等世界著名大河的源頭。
我們車速慢,一大早一輛輛車子超越我們絕塵而去,張師傅很謹慎,乖乖依限速行駛,這讓我們覺得很放心。
我們向東,陽光從前方照進來。
筆直的公路,草原與遠處雪山,藏野驢三五成群在吃草。
有點遠,但已經跑了一個多小時,除了藍與黃,這裡多了幾頭藏野驢、以及在陽光下閃著白色光芒的大電塔。
這是廣大阿里最典型的色調。
往革吉,十點半了,同向出城的車子早已不見蹤影,這是最寂寞的時段,舉目四望,只有我們獨自行駛在這條公路上。
〝河長〞各位客倌知道這是啥嗎?
有縣長、鄉長、里長、鄰長,這裡還有路長、河長、湖長。。。。。
路旁的濕地裡停了幾隻黑頸鷺與鴛鴦,它們很敏感,人類太可怕了,只能遠觀,不讓我們靠近。
這裡是噶爾縣河濕地,小河灣灣,映著藍天,對岸雪山白頭,水草盎然,風光明媚,張師傅停車放風。
休息十分鐘後車子繼續奔馳。
真的有土撥鼠,虹差一點就從座位跳起來,興奮地哇哇叫,但太遠了,車子也不好緊急剎車,遠遠看到山坡上三個小土丘,小貓一樣大的土撥鼠站在洞口東張西望。
興奮過度,接下來全車都緊張兮兮,全員努力搜尋,就連被棄置在路旁的工程土堆都被看成土撥鼠窩。
看窗外飛逝的風景,荒山野原,但卻捨不得閉眼。
張師傅把藍芽打開,歌聲流淌,車子像飄一樣地向前滑行,我們有音樂相伴。
我們在荒原上奔馳,有時沿山而行,有時繞著溪流,一樣的天空,單純的色調,藍是原始的背景,陽光在大地上勾勒著柔美的光影曲線,一路迤邐,勾住我的心。
看著這片寂寞荒原,我的心思倒也淡定安詳,像柔風中的風箏,冉冉飛翔,人生已經過了好幾個階段,一向率性前行,從來也不知道前方表象裡的背後會是什麼,但從容赴約,我只是努力地、嘗試做我自己。
就像在這荒蕪的世界,我該迎接什麼?或者該拒絕什麼?
不知不覺就過了午時,有點餓了,小麗說午餐還要一個多小時,想起包包裡的月餅,有川味的、港式的,中秋應景,大家各分一塊,吃月餅是國民應盡的義務。
一抹白雲,幾頭野驢。
遠處草原上又出現一隻土撥鼠,站在洞口曬太陽,骨碌碌、東張西望。
太遠了,我們疾車而過。
孤獨的身影,12:20。
路無止盡,曠野中的土屋、孤獨,與彷彿被遺忘了的風馬旗。
池塘與溪流,草原與牛羊,野驢、駿馬、藍天、與柔美的山丘。
公路向前延伸,看不到盡頭,大家都累了,休息中,只有藍芽歌聲依然深情地詠唱。
一點鐘路過雄巴,再度光顧東北大飯店,這一家是帕羊鎮龍門客棧寶貝的姊姊開的,兩姊妹南北相隔近千里,家傳秘方,專攻醬大骨與東北水餃,但北線這裡不流行叫寶貝。
屋外艷陽高照,屋內卻無比舒爽,我想是阿里高原格外乾燥的緣故吧。
師出同門,帕羊與雄巴的醬大骨一樣美味,手工水餃與東北小木耳炒肉絲也香脆可口。
兩點飯畢,心情進了補,重新振奮起來,上車繼續旅程。
天空依然湛藍,午後浮起了朵朵白雲,草原上的羊群緩緩蠕動,白的、黑的,遠望像極了一顆顆會移動的石頭。
下午換老沈掌門,張師傅率先打開車窗讓風灌進來,老沈有樣學樣,豔陽下、草原上的風吹起來格外舒爽。
越過一個小達坂,車子在草原公路上下起伏,綠地、藍天、白雲與牛群。
經過一個不知名的小措,其實一點也不小,但看起來不好親近,張師傅沒有要停的打算,疾馳而過,這裡距離鹽湖鎮還要半個多小時。
許是中午的醬大骨啃到缺氧了,這段路大家都閉目養神。
又是一個孤獨的勇者。
遠遠看到了鹽湖,地平線上一抹深藍,左邊草原上有座觀景台,矮矮的只有兩層,離湖很遠,這裡如何觀湖?
我們要到湖畔,不妥協,但路在哪裡?
張師傅也不知道,他也是第一次來。
先進入鹽湖鎮再說。
慢慢駛過大街,突然看到大街左側有一缺口,張師傅二話不說打滿方向盤直接穿越,進入草甸,一抹深藍的湖水就在前方,車子繼續往湖邊靠近。
有幾匹馬在湖邊吃草,一位藏民小哥問我們要不要騎馬,我說應該沒有,他也沒說什麼,拿一條大披巾套在馬背上,是擔心馬曬太陽嗎?
湖泊裡太多垃圾,滿目瘡痍,完全破壞了白雲與山丘倒影的美感,是因為太靠近鎮區的緣故嗎?
湖邊是沼澤地,水草與鹽湖共存,小心踏著草甸就可以到湖邊,但不忍卒睹,這麼多漂浮物超級煞風景。
這應該是羊頭骨蓋,已風化純白,倒是蠻可愛。
這麼特別卻又煞風景的地方,只好請環保專家豐哥出來主持公道,只見他大椅坐定,像江湖大哥又像性格大導演,撐著傘,眾多嘍囉圍繞,指揮若定。
強龍不壓地頭蛇,這不是豐哥的地盤。
四點整我們離開了鹽湖(聶爾措)。
炎熱,打開車窗,涼風陣陣。
我們就這樣離開了鹽湖。
車內再度陷入一片寂靜,風掠過窗的聲音催人入眠,張師傅聚精會神,我望著前方蜿蜒的公路,思緒像飛出牢籠的鳥再也抓不住。
那豐富的、層次的、孤寂的、充滿著說不出的情懷,我們走過的路,一起歡樂的朋友,用相機留下了許多故事,但刻劃在心裡的會有多少?
然而時間的河也終會在未來把許多景物揉合成一團,或消失、或再也分不清,但又如何?或許不會被遺忘,也許只是沉澱、偶然的某一天突然在心中重塑那美麗卻模糊的畫面,一幅,或許多。。。。我在胡言亂語,我已恍惚。
16:40路過別若措,宛若鑲著碧玉緞帶一般的湖泊,藍綢般的細緻與溫柔,遠處的湖邊有羊群,但太遠了,我們停車休息,下車遠眺。
這幾天湖泊看多了也就不再那麼興奮了,別若措其實蠻標緻,湖邊看似有觀景台,車子應該可以開過去,但時間不早了,等一下還要去名氣比較響亮的物瑪措,這裡看看就好。
下午五點,溫柔的黃昏。
物瑪措在達熱村,我們在20分鐘後抵達,17:15。
物瑪措的特色就是有外湖與內湖,中間有沙路相隔。湖水很藍,藍中帶藍,許多層次,號稱是高原上的藍寶石,一湖有三色。
很棒的地方,值得把黃昏給消耗在這裡。
獨自走了一段沙路,我回頭繞了半圈的內湖。
湖水清澈見底,在陽光下變幻出不同的顏色。
六點離開,再會了,物瑪措。
越往東走感覺越溫暖,彷彿雪山也越離越遠。
公路無止盡地延伸,黃昏的山影顯得特別柔美,金、黑、綠、黃,層層疊疊,寬闊的草原,飄揚的心思,草原上的野驢準備在過冬之前把自己養得肥肥壯壯。
六點半多遇修路,正在鋪瀝青,許多車子等得不耐煩就直接跨下公路往草地走,我們的車沒這能耐,等了許久,張師傅也不耐煩了,一聲獅子吼,工人聽見了,奇蹟般地就走過來打開一個通道放行了。
半小時候抵達改則,19:15,入住維也納酒店。
改則縣城被一大片金黃草原給環繞,溫暖的黃昏,藍天白雲,雖疲憊卻滿心溫暖。
這是我與老沈尚未完成的夢想。
改則大街。
改則今晚的川菜晚餐。
--to be continued--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