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1月2日 星期四

後藏手記,阿里進行曲(二 9/15日) – 後藏序曲、日喀則 20240912-26


 

拉薩快閃一天,隔日我們隨即前往日喀則,很乾脆,直接進入後藏地區。

 

後藏指的是日喀則、阿里與那曲三大區,日喀則基於地理、氣候與人文條件的優勢向來就是旅客進出後藏的門戶,我們今天將順著拉薩河南下,首先去看看羊卓雍措,這是西藏旅遊必訪之地。

 

下午路過卡若拉冰川,隨後直驅日喀則市,但進入市區前會先造訪白居寺,這是名聞遐邇的藏傳佛寺之一,在西藏政治上曾經舉足輕重,白居寺距離市區僅百餘公里,我們會在黃昏抵達,參觀後希望在天黑前可以入住市區酒店。


 

八點半離開拉薩酒店,不出所料還沒出城就先去租氧氣瓶,那兩位昨晚獨享總統尊榮的貴婦今天格外丰采,但仍然敵不過未來兩周可能缺氧的顧慮,雙雙乖乖刷下去,推著氧氣瓶出來,加上Stevn & Tina以及車上原本就配備一瓶,我們這一車載著五大鋼瓶浩浩蕩蕩駛向旅途,這些應該足夠大家一路氧氣吸到醉。


 

早晨的雲層壓的很紮實,天空陰鬱,偶爾還飄落小雨絲,我們路過拉薩河曲水段,水位很高但濁黃,倒是河邊的格桑花娉婷綻放。


 

格桑花,就是我們的波斯菊,小麗說了個典故,這是七世達賴、格桑嘉措生前最喜愛的花,嬌艷美麗,象徵著永不凋落的堅韌生命力,藏區高原滿山遍野都可以看到她的芳蹤,後來藏民就稱此為格桑花。


 

從拉薩到羊湖(羊卓雍措)不遠,約兩小時,這是西藏旅遊必訪之地。


 

羊卓雍措藏語意為〝碧玉湖,海拔4677m,屬低濃度鹹水湖,西藏三大聖湖之一,喜馬拉雅北麓的最大內陸湖,其湖面形狀像珊瑚枝,藏民又稱之為〝上面的珊瑚湖〞。


 

近來最熱門的話題就是羊湖魚滿為患,據說魚類蘊藏量高達十多億斤,有西藏魚庫之稱。更有意思的是,羊湖清澈見底,所以往往站在湖邊就可以肉眼清楚看到魚群游來游去。

 

我心嚮往,但後來專心找了老半天卻一尾魚也沒看到。

 

藏佛聖湖之地,多麼沒慧根可見一斑。

 

張師傅先帶我們到二號觀景點(4677m),這裡不收門票僅收停車費,雖沒一號觀景台那麼熱門,但居高臨下景緻非常優美,是自駕客必停之地。


 

可惜這裡離湖面遠,只能遠遠俯觀,除非是大水怪,當然不可能看到魚。


 

風很大,人很多,停留了十多分鐘張師傅就建議我們移到另一個地點,說在湖邊,可以摸到水,往浪子卡方向繼續開車約半小時,那裡海拔低兩百多(4441m),直接就站在湖邊。


 

已經十一點半了,湖畔沒有風,雲打開天空露出一片藍,四周寂靜,水波粼粼,潮水輕輕推湧著立在湖邊的瑪尼堆,安靜而祥和。


 

這裡舒服極了,遊客很少,與剛剛的擁擠反差甚大,徐徐微風,時間彷若停止,漫步湖邊,暫時卸下心情,為自己砌一座瑪尼堆。


 

幾頭白氂牛百般無聊地站在湖邊,一大早就跟著主人過來,頭戴大紅花,身披華麗織毯,無論陰晴冬夏,就這樣靜靜地看著旅客如潮水般來了又走,就這樣一直站著,愣愣地,等待有人青睞。


 

騎上白氂牛合照一般索費十元。


 

我既不騎牛,結果也沒有看到半條魚。


 

中午在浪子卡鎮的某家川菜館午餐。

 

午後兩點轉入卡若拉冰川。


 

排隊打卡的人很多,但我們無心於此,旁邊有一條木棧道,很吸引人,在高高的山坡上繞幾個彎,伸向天空,像一條巨蛇,目視可及的最高點有一座飛簷涼亭,感覺那裏已經非常接近冰川的前舌。


 

卡若拉冰川的靠山就是西藏四大高峰之一的乃欽康桑峰(7191米),千年不化。

 

看到山路就腳癢癢,小麗給我們一個半小時,我估計這應該夠我們來回最高涼亭。

 

已經很久沒在五千米海拔爬山了,雖然盡量放緩速度,依然氣喘吁吁,老沈一馬當先往上衝,很快就看不到他的車尾燈。


 

像我們這種悾悾爬上來的人很少,最高涼亭也就是第三站〝紅心站〞,景觀的確壯觀,已經很接近冰舌前緣,很清楚感受到千年冰川所傳遞過來的冷凜氣勢。


 

隱約有一股衝動很想繼續往冰川探索,這鐵定不被允許,時間也不夠,幾番掙扎,決定還是站在這裡看看就好。


 

隨後驅車往日喀則。


 

沿途田園風光,青稞成熟已陸續收割,黃澄澄青稞田,白楊木漸黃,秋天已至。


 

沿路山影隨著陽光浮雲飄移,峽谷溪流倒映霞光,農忙豐收景色映入眼簾賞心悅目。


 

四點整,路過〝滿拉水庫〞,姿色秀麗,碧藍的湖水就像一塊靈氣活現的碧玉鑲崁在峽谷裡。


 

雖沒有聖湖之恢弘,卻婀娜生姿。


 

湖面波光粼粼,但山坡上風很大,風馬旗發狂般地啪啪作響。


 

下午五點抵白居寺,海洋四人組購票參觀,轉經輪入內。


 

小麗親自導覽,詳盡專業,藏佛典故信手拈來,生動描述。

 

看來她是常客,顯然也很受歡迎,參觀佛殿之際,幾位駐殿喇嘛都笑容滿面的跟她寒暄,小麗也用我聽不懂的語言對談,她是康巴的漢人媳婦,想必基本藏語難不倒她。




我們只是走馬看花,平日對藏傳佛教也沒深入認識,所以是看熱鬧,但既來之,就趁機學習一番,希望多少參透一些,但很清楚自己慧根愚鈍,沒幾分悟性。


 

白居寺,藏意是〝吉祥輪大樂寺〞,位于日喀則江孜镇,三面環山,四面臨水,距拉薩南約230公里,距日喀則東只有百餘公里,海拔3900米。


 

比較有意思的是,白居寺原屬薩迦派,歷史上曾有其他教派入侵,也曾因此發生排斥爭鬥,然而目前這裡是共治共理,由薩迦、夏鲁與格鲁派輪流主持。

 

真的是因為突然而來的互諒互信嗎?不同教義之派系終能融洽相處嗎?咸信這其中隱藏著許多不可說的政治因素。


 

白居寺始建于明宣宗宣德二年(1427年,至今將近600年歷史),歷時10年竣工。是一座塔與寺结合的典型藏傳佛教寺院,塔中有寺、寺中有塔,寺塔天然渾成,相得益彰,這格局充分代表了13世纪末至15世纪中葉後藏地區寺院建築的典型樣貌。


 

另一特色就是〝菩提塔〞,又名〝十萬佛塔〞,這是白居寺的獨特標誌。白居寺就是因為這座佛塔格外富有魅力。


 

這菩提塔可不是普通的佛塔!是由近百間佛堂依次重疊建起的塔,〝塔中有塔〞。塔内佛堂、佛龛以及壁畫上的佛像總計有十萬個,因而得名〝十萬佛塔〞。


 

小麗帶著我們解說了一個多小時,外行看熱鬧,但感覺還是收穫滿滿,至於明天還記得多少就毫無把握了。

 

我們於18:15離開白居寺。


 

驅車前往日喀則。


 

白居寺往日喀則的路上,金燦燦的青稞田在黃昏中收割,豐收農忙,景色令人陶醉,但國道349吹起強烈陣風,兩旁白楊木搖搖擺擺,張師傅說他從沒看過這種超級大風,我心裡暗想四川人大概不知颱風為何物?

 

今天跑了380公里,八點抵日喀則/格薩爾大酒店。


 

小麗推薦一家陝西麵館〝老陝飯莊〞,就在大街上,果然夠大碗,味道也超棒,大掌櫃首先點了一盤滷豬蹄幫大家暖胃,看上去不怎麼樣,但Q彈有勁,啃起來滿口留香。


 

大家都點了小碗麵(進門時先參考其他客人的size),但端上來的還是嚇人一跳,超大碗公,我平日酷愛麵食,尤其喜歡嘗鮮,各省口味各有特色,無論是麵條或配料都是一流,這陝西麵果然有來頭,我是吃的津津有味,最後當然清潔溜溜。


 

其他人就遜多了,無論分食、或獨攬一碗的,都沒吃完,留下一些在大碗公底供留念。



 

豐哥進入忘我境界。


 

虹當場表演夾麵功,這可是現做手工拉麵,勁道頑強,沒三兩下功夫哪能輕易降伏,只見這姑娘就快要踩到桌子上了,麵條拉得很長,就是不給妳斷。


 

離開老陝剛好天黑,九點半,摸著滿足的肚皮慢慢散步回酒店。


 

            --to be continued--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