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概因為重度缺氧,所以昨晚大家才如此瘋狂。
入夜的珠峰大本營氣溫直逼零度,九點之後戶外音鼓俱歇,我們這一窩瘋到了快十點才筋疲力盡,我走出帳外想跟月色道別,冷寂虛清,月亮早已躲回雲層之後,人潮散盡,回房後立即鑽入被窩,電毯散發的溫暖包裹全身,舒服極了,我忘了有沒有來得及跟豐哥說晚安就睡著了。
今天才是中秋節,早上我們看完珠峰日出之後就要轉往偏僻的薩嘎,月圓之夜,希望那裏沒有狼人?
為了要欣賞日照金山所以天還黑著就起床,這種氣溫要鑽出被窩簡直就是酷刑,還好帳內整天開著空調,但外頭很冷,大家緊張地把自己緊緊包起來,戴著頭燈往山裡走上去。
不見明月但星光晶瑩,曠野中人影朦朧,數不清的黑影緩緩朝著前方移動,地上結了一層白霜,木棧道上被踩出了一整排足印,早起的人很多,大家輕聲細語,我稍稍卸下警戒的心情。
遠處的天空滲著微弱的藍光,黑色朦朧的巨大身影在藍光襯托下顯得無比神秘而莊嚴。
七點半曙光微露,但山谷依然昏暗,只見天空更藍、漸亮,映照出珠峰巍峨的山影。
珠峰左側清澈明朗,右側有雲黛遮掩,雲層被風推著往上飄,一層飄走了卻又馬上補來一層,始終揭不開曚在峰頂的神秘面紗,珠峰始終半遮面。
人潮零落分散在滿佈碎石的曠野中,一起凝望著前方,珠峰龐大的身影高高聳起,頂上白雪皚皚,此刻空氣清冽,卻不覺寒冷,因為心情極其激動,太興奮了。
目光始終黏著珠峰,片刻不移,但手也沒閒著,撿幾枚碎石架起手機,縮時攝影,凝神期待珠峰在眼前輕輕揭開神秘面紗的那一刻。
邊等待也隨手堆起石塊,我發現此行竟然會想把石頭給堆疊起來,形體不重要,但總感覺自己靈光一閃,幾塊原本不相干的石塊相互堆疊拔地而起,竟然形成了一種心情。
雲黛依舊半遮面,而珠峰左側天空的淺藍逐漸轉為湛藍,大家心繫於一刻,屏息等待,雲絮一波又一波,珠峰何時才願意露出臉來?
大家比手畫腳來個祈禱的怪招,看看會不會有奇蹟?
雲絮繼續飛,8:25珠峰山巔終於完整露了臉,但薄霧裊裊始終糾纏不去,峰頂時隱時現,就這樣了,雖沒真正滿足但也算是給了交代。
一直站到8:40這才承認不會有什麼搞頭了,也沒時間繼續等下去,小麗招呼大家下課了,於是轉身隨著人群往山下走。
回程順路走訪昨天來不及參觀的絨布寺,就在珠峰大本營旁邊,天色已亮,但沒有想進去,在外圍走走就好。
晨光還沒撒入山谷,絨布寺以及大本營都還很昏黯,而珠峰則早已沐浴在陽光下,遠望之格外耀眼,視覺震撼且強烈。
絨布寺,位於定日縣巴松鄉南面,珠穆朗瑪峰下絨布溝東西側的"卓瑪"(度母)山頂,距縣城九十公里,海拔約5100米,地勢高峻寒冷,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的寺廟,景觀絕妙,後來當局在其旁邊腹地上規劃這珠峰大本營,從此之後遊客暴增。
九點整回到珠峰大本營。
沒看到日照金山,珠峰始終半遮面,雖不滿足但也釋懷,就看看這一張來過乾癮也可以。
早餐後隨即搭車離開大本營,再回到定日(4300m)就已經過午了,一樣是川菜館,方便實惠,今天中秋節,老闆特別送上來一盤四川月餅,討節日喜氣。
謹以此月餅祝福所有在各地忙碌的朋友們。
今天的行程相對寬鬆,大菜已嚐,能夠面對面仰望珠峰真面目總算一圓心願。
午餐後轉219國道繼續向西行,神秘的阿里,未知的前方,車子疾駛過曠野,此刻心思卻帶著一絲絲恍惚與迷亂,似夢非夢,朦朧但美好。
或許還需要一點點空間來細思、反芻與咀嚼,一夜繾綣,短暫相逢,那高不可攀卻總是吸引心思的珠峰,那聖潔美麗卻難以親近的容顏,如今終於近距離見了一面,那時刻的心情,現在回想起來竟是一片迷濛,宛若一夢。
219國道一路朝西,Steven說等一下也許有機會可以看到希夏邦馬群峰,那神秘的8012米群峰,登山家眼中的聖殿,終年白雪皚皚。
高原公路平緩起伏,溪流、礫原、青稞田、草原與藏村分散在廣闊高原之上,富庶之地,牛羊成群,在遠處山腳下緩緩覓食,有時候就在近處突然成群結隊穿越馬路。
南邊的雲層壓得很低,希夏邦馬群峰列隊站在遙遠的天邊,威風凜凜,很遠、沉默,峰頂全罩在濃密雲霧裡。
可惜我們還是無緣目睹希夏邦馬群峰的風采。
虹對山羊角造型高壓電塔充滿興趣,還一度說自己看到了綠色電塔,信誓旦旦,我笑說不可能,打賭永遠只有銀色。
我則請她幫忙找樹木,自從離開日喀則之後我就再也沒看到真正的樹了。
午後三點許我們停在一個岔路口,右邊一條柏油路通往旅遊地圖上從未披露的某個高原角落 -波絨鄉,也許只是個沒沒無聞的牧民村落,路口有旅遊標牌寫著通往〝珀東班禪倡建拜模卻頂寺〞。
羊群過馬路,耐心等待,這是人家的主場。
三點半路過佩枯措,湖邊冬意蕭瑟,風淡淡的但感覺格外虛冷,雲層投下的陰晦把整座湖惹得好像快哭出來,蒼白下帶著憂鬱的淡綠,風吹過湖面卻帶不出一點聲音來,只惹起粼粼漣漪。
憂愁的雲,鬱悶的湖水,但有累累可愛的礫石灘。
寒意蕭條,大家都躲回車上去了,只有虹還蹲在遠處不知在玩什麼?花花草草她最愛,我走過去,看見她在砌石頭,看似瑪尼堆,可怎麼怪怪的?跟我小時候控番薯的土窯一個樣。
人家瑪尼堆都是一層一塊堆疊而上,重點是石頭的平衡,這姑娘則展現土木工程的砌牆技術,圍成一圈,石塊互嵌支撐,一圈一圈堆疊而上,這明明就是土窯,不!是石頭窯,金字塔的概念,只差是圓體的,沒有稜也沒有角。
我不催促,就靜靜看著她擺上最後一塊小石塊,壓屋石,封頂,她抬頭露嘴一笑,狀似滿意。
我笑說鐵定連佛祖都會嘖嘖稱奇,佛祖大概也沒見識過這樣的瑪尼堆,堅固耐用還可以躲雨,這玩意兒在這裡撐個五年八年沒問題,除非不識相的氂牛來搗亂。
看她滿意了,催她上車,這時候突然小雨颯颯飄了下來。
憂鬱的佩枯措。
往薩嘎的路上雲層一直壓得很低,寂寞公路,車子靜靜地滑行,風拍打著車窗,彷彿佩枯措的憂鬱尾隨我們而來。
陰沉沉的下午,就快要到薩嘎縣城了,一片烏雲壓了過來,然後下起小雨了。
這高原的天氣永遠變幻莫測。
難得天還亮著就入住酒店,今晚下榻薩嘎(4600m)的雅龍藏布酒店。
六點,打開窗簾,欣然發現窗外的藍竟是整個下午最美麗的藍。
今晚是中秋夜,大掌櫃Steven接地氣,安排大家烤肉去。
--to be continued--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