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禮拜在大樹山莊與龍王山上度過了一個完全沒有雪蹤的周末,十幾年來絕無僅有的一個暖冬,溫暖到連我們這種從南方來的人都不太能夠適應的一月天。
度過了一個工作密集的一周,老闆們快快樂樂地回義大利去了,我與老沈,這一次換上K與Lisa同行,我們也在周六的午後快快樂樂地再度上山去。
這周末到劍門酒家尋酒,這個遠在浙徽邊境深山裡面的一座小山村,有我最要好的一戶人家,打從2007相識深交至今的朋友。
就要過年了,如果年前可以,或者只能在年後,無論如何都必須冒著風雪上山一趟,一起圍爐吃一頓年夜飯,這是多年例行的默契與規矩。
以往也都是在頰口出了村子的2K處,放下單車,開始往山裡面騎,劍門酒家就在彎曲狹窄的峽谷公路19K處的銀龍塢。塢,就是山谷的意思。
然而延續了上周末的懶惰心情,這次我們連單車也不帶了,想說下午就在附近走走,雖然沒雪,氣溫還是挺低的。
我們在近傍晚的四點左右抵達劍門,天空陰霾,剛剛下過一陣小雨,氣溫卻感覺比在吳江還要溫暖。
只看到陳嫂在廚房裡忙。
我們在往十門峽的小路上走了一小段,突然想起K與Lisa都還沒去過18K旁的私房瀑布,我們走回頭準備開車,剛好小陳車子也回來了,寒暄了幾句,我說我們要去爬瀑布,天黑前回來。
可惜我不知道把照片放到哪裡去了,很可能不小心都被刪除了,所以這一段路這一次沒有照片可以欣賞。Sorry!!
所以故事只能從晚餐開始。
今晚上桌的除了那一鍋打從2007年至今都是我們最愛的在地山野放養的黃牛肉煲、以及冬季特有打過霜雪的菠菜苗之外,最讓小陳洋洋得意的是他在不久前竟然一口氣挖到了好幾根超嫩冬筍,這好比中了樂透大獎般幸運,陳嫂把冬筍削片加入臘三層肉一起煮煲,味道太合了,鮮嫩滋味讓大家讚不絕口。
此外就是這一杯新酒了,我後來把這酒取名為劍門雪釀2018冬季限量酒,確實名符其實,因為這是第一次我所知道也僅有喝過的真正在年底深冬,在還飄著雪的庭院、釀酒師賭上招牌、苦釀硬擠出來的高粱酒,味道口感與夏季釀品截然不同,我後來在過完年與潛水團朋友喝春酒時分享一瓶,大家愛不釋手。
小陳說,這會真的是絕無僅有的珍品,因為釀酒師說太辛苦,渾身解數用盡畢生功力才勉強擠到51度,以後不再釀了,還是夏天多釀一些儲存起來比較實在。
準備過年了,也是回娘家的季節,小陳再度秀出這炭爐提籃,這是陳嫂當年的嫁妝,陳家畢生都要珍藏的傳家寶。
說是傳家寶一點都不為過,你比比看左邊那一只,無論材料質感以及編織的細膩度,珍品與否,兩者價值高下立判。
圍著爐火,溫暖從腳底竄起直通全身。
晚上當然很冷,但喝了四兩的雪釀高粱之後全身就熱呼呼起來了,踏著微醺的腳步上樓,隔天K說就只看到我往被窩裡一鑽,他都還沒來得及擺好枕頭,就聽到鄰床的我傳來沉睡的鼾聲。
周日的上午我們決定上太子尖去碰碰運氣,今年村子裡沒有雪,連山坡上也看不到,這十幾年來第一次在劍門過了如此溫暖的一月天,可昨天下了一點雨,太子尖上如果沒有雪景,那雲海也可以。
九點半我們把車子停在登山口旁的停車場,這麼早就只有我們一部車,一路上山來果真看不到任何雪蹤,倒是過了29K處的背陽面後,兩側山坡上的松樹掛滿了晶瑩剔透的冰凌,哦!那太子尖上至少也有美麗的冰凌可欣賞了。
果然才一上山,迎面而來就是一片晶瑩透亮的銀白世界。
斜坡上是一層凍土,太陽還沒照到這裡來,踩上去脆脆滑滑,我擔心等一下下山時如果融化了,那會是一道難搞的泥濘路。
北方的天空漸漸透出淡藍,四周沒有雲霧,今天的雲海夢看來是要落空了。
曾幾何時大陸的登山界也開始流行起綁路標的風潮了,這是我在這一兩年才發現的新流行,幾年前在大陸登山還看不到這種隨手在路徑旁的樹枝上綁在彩色路標的習慣。
這一次學乖了,出門時帶上雨鞋以及登山杖備用,這季節上山,雖然踩在冰上也會滑,但穿上雨鞋柱起登山杖還是最可靠的裝備。
路旁的灌木叢結著板條狀的冰凌,一條一條紋理明顯,可見山頂的風勢很強。
仰頭向著天空,呼吸著寒冷的空氣,一步一步往上走,天空越來越藍。
在石頭上留下的冰花,這是某一個夜裡寒風刺骨的見證。
十點一刻,我越上太子尖前峰的一處高地,仰頭看見前峰上那一座兩年前被暴雪壓垮的氣候偵測高塔。
今天大家都走得特別慢,不是路有什麼特別難走,是因為一路上的冰花冰凌景色特別迷人。
登上前峰,太子尖頂的尼瑪堆就在咫尺之遙。
這讓我想起年輕時的那一首歌,我不知道風,是在哪一個方向吹。。。
我與老沈率先登上太子尖,冬天這不是第一次上來,但滿山冰花與冰凌卻沒有雪堆,這還是的一次。
不知何時誰在太子尖頂架起了這一座展望台。
K與Lisa也跟上來了。
這展望台的欄柱剛好借我架起相機,大家一起拍個合照,難得一起在太子尖上。
太子三尖縱走的優美稜線。
屬於今年冬天太子尖上的記憶。
山腰上傳來囂嚷的人聲,看來是另有一登山隊正往這裡過來,十點半過了,我們決定下撤,今天雖然沒有雲海,但走過這一片白茫茫的冰凌世界,一樣美好。
--End --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