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9月21日 星期五

又是一年秋到來,穿越馬嘯峽&華浪線 20140920-21



在鳳凰撲向島嶼南境的那個下午,我站在這溪流潺湲穿越的狹長山谷,天空擠滿雲團,沒有陽光,風一陣一陣,自河谷的那端徐徐吹來,只著一件夏日短袖車衣的我,竟然隱隱感覺到秋天的涼意。

早上在越洋電話中,母親說風和雨都還沒到,倒是父親放不下心,一大早就外出去指揮調度保護宮燈街綵的緊急措施,三年一度的媽祖繞境是地方大事,剩下不到一周時間,希望鳳凰不要來鬧事。

聽說我要上山騎車,母親在電話那頭笑著說,去運動喔,那自己要保重啊!!

風自河谷的那端徐徐吹來,只著夏日單薄車衣的我,隱隱感覺到秋天的涼意,再度讓我想起母親的叮嚀。


稻田結穗了,在秋霜降臨之前,就該收割了。


一路奔馳了三十分鐘,老沈今天火力全開,任憑我怎樣加速,踏板死命地轉,都還是趕不上,直到遠遠看到他停在小石門前的石拱橋。


觸目所及都還是一片綠意蓬勃,綠水依然悠悠,風卻是挺涼的,帶來清晰的訊息,一年又是秋風起。


勁松在快接近象門的山道上等我們,下午五點前一刻,我們一起穿過馬嘯峽,一起越過象門的山口。


許是時間還很充裕,或者是哪條浪漫的筋突然竄了出來,老沈突然在我耳邊喃喃幾句,擺擺頭,指向右手邊的溪流,說,好想下去泡泡水。

我不相信他真的會撩下去泡水,充其量就是摸摸水罷了,所以當看到橫跨在溪澗上的這座窄橋,我停下車,提議到河邊休息一下吧。


果然不出我所料,人家勁松很豪邁地把車子直接泡入溪水中做Spa,我們老沈倒是慢條斯理地選擇了一塊巨石寶座,運氣吐納,閉目垂眉,穩穩地打起坐來了。


我嘛,因為穿著卡鞋行動有所不便,就乾脆坐在橋上,望著悠悠溪水發呆。

果然,在把老沈拉回窄橋之前,他老兄一滴水也沒摸到。


在黃昏到來之前,我們進入了銀龍塢這個隱藏在浙徽邊境的偏遠小山村。


黃昏的天空,雲層散開,竟然綻開了一片澄淨的藍。


清涼峰的方向,抹著淡淡的彩霞。


小陳正忙著打包剛炒熟的小山核桃仁,一小包一百公克,他說今年的價錢稍微差一點,因為普遍上比較小顆,一斤(五百公克)只能賣一百元,我記得去年是一百二。


陳嫂說今晚八點多還會來一車客人,遠從長興來的,五十幾個人,明天要走徽杭古道,今晚的劍門酒家鐵定住不下,所以會在前庭搭帳棚。我們洗完澡後就早點用餐,免得晚一點一堆人擠在一起。

簡單樸素的山村菜餚,一如以往,輕易地就打開了我們的肚量。


小陳在櫃檯前想了一下,然後抱來一大甕泡了野生竹節人參的自釀高粱,斟出已然金黃澄淨的漿液,一人一杯,除了老沈。


所以很快就有了睡意。

伴隨著奔流不止的溪水聲,在這小山村安詳靜謐的夜裡沉沉睡去。朦朧中感覺到好像夜裡有驟雨敲擊著屋瓦的聲音,然後還是在晨曦中,被一陣細碎的麻雀吵鬧聲給叫醒。看看時間,剛過八點。

從浴室的窗戶中剛好看到昨夜搭帳篷的登山客,一大群整隊出發,前往徽杭古道。


陳嫂望著天空,有點擔心地說也許早上還不會下雨,但山區天氣多變,誰也抓不準,還是小心為要。因此我們決定不要賴皮太久,用完早餐,再挑幾顆已經軟熟了的野生獼猴桃塞塞嘴巴,趕緊著裝出發。


昨天下午在給前輪打氣時就發現了這破洞,這是去年冬天外胎給石頭給切破了(騎這西大峽谷時破胎的),從裡面補上的補胎片,經過了一年,果然還是露出馬腳來了,不知道這樣的輪胎,今天能否撐得住順利駝我上山,然後再安全地載著我下山回到劍門??


秋高氣爽的早晨,我們往上騎了半小時後,從華浪線看浪廣村。


再往上,過了33K處,瞬間撞入了濃霧之中。


30K處的迷霧,以及久別重逢的淙淙山泉。


28K處的坍方。


後面的七公里基本上都是在茫茫迷霧中緩騎前進,能見度極低,有時候僅及前方兩米處,這上山不會是問題,因為速度慢,可等一下下山就真的要小心謹慎了,還好這一路上來沒遇到半輛車,但下山還是要控制好速度,安全第一。

十點半,獨自先抵達大石頭處(26.5K)


幾分鐘後勁松與老沈也先後抵達。


茫茫迷霧鎖住了山頭,華浪線的啞口在秋分節氣即將到來之前,已然帶著清冽寒意。站在這裡,不免感嘆時光飛逝如梭,轉眼之間,又是一年秋到來。


逗留了十分鐘,穿上風衣,裹著身子,互相叮嚀下山務必小心。


可迷霧實在是太重了,能見度極低,我不得不緊握剎車,把滑行的速度盡量控制在十幾公里之下,點剎,點剎,濃霧白茫茫,我決定中途停下來在路邊歇一會兒。


俯望雲層下方的小山村。


山嶺依然深鎖在雲霧之中。


回到山谷,陽光破雲而出,綠油油的稻田在清風中微微蕩漾。


田埂上走著幾個揹著大背包的身影,想必是剛從清涼峰下山的登山客。


午餐後,告別初秋已臨的遙遠小山村。


           --END--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