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連假原本規劃走720林道+秀羅馬縱走兩日,奈何慘遭雨神尾巴沒收,眼看只有北部山區放晴,小茉莉神來一筆,改走三貂嶺瀑布群。
三貂嶺瀑布群是當年每年必走路線,彼時交通沒像現在這麼方便,這山區幾乎只有火車通聯,所以既然遠途一趟路,就乾脆把位於五分寮的野人谷瀑布群也串起來,然後走鐵道經過大華一路延伸到十分瀑布,漫漫長路,一天下來兵疲馬憊,但年輕就是本錢,感覺就是這麼充實的一天。
生活,如星辰 盡情延伸在無垠的宇宙中。。。
端午連假原本規劃走720林道+秀羅馬縱走兩日,奈何慘遭雨神尾巴沒收,眼看只有北部山區放晴,小茉莉神來一筆,改走三貂嶺瀑布群。
三貂嶺瀑布群是當年每年必走路線,彼時交通沒像現在這麼方便,這山區幾乎只有火車通聯,所以既然遠途一趟路,就乾脆把位於五分寮的野人谷瀑布群也串起來,然後走鐵道經過大華一路延伸到十分瀑布,漫漫長路,一天下來兵疲馬憊,但年輕就是本錢,感覺就是這麼充實的一天。
繼兩周前上溯內洞林道之烏來溪上游,不專業溯溪團意猶未盡,更難得這周六是阿貴的五月放風日,不能不伺候,然而眼看午後下雨機率仍高,白天氣溫居高不下,既不能跑太遠,也不願意烤番薯,安全更重要,然而既然爬山全身濕透,何不乾脆再來撩水,清爽透風擱未礙胃?
Mori有一個跟哆啦A夢一樣的口袋,探手一摸,隨即快樂宣布,說這周六我們來去桶後溪源頭。
這次是由上往下走,不像溯溪,更像撩水。
這周末天氣不穩定,擔心午後山區會下雨,Mori不想跑太遠,決定三顧隱身於內洞林道深處之烏來溪,這樣才夠涼快,實在是這天氣爬郊山太熱,上一次深坑砲子寮連走木柵二格山就像番薯被悶烤快要不行,夏天就應該來個清涼的。
他與茉莉嫂曾經兩度溯烏來溪探勘,聽說只能上溯到某個大魔頭巨岩,其他我們三人都第一次來,我出門前沒細讀功課,只準備一條4mm的預備繩應急之用,長度夠但強度不足以支撐爬岩,所以此回依然止步於大魔頭巨岩,唯一進步的是我與小茉莉兩人都成功爬了上去。
這周末大家都不想要跑太遠,天氣漸漸熱了,郊山顯得有點意興闌珊,但難得貴哥一個月一次出場,不能敷衍了事,為了展現誠意,Mori絞盡腦汁,選了又挑、挑了又選,最後決定就近在深坑木柵山區悠晃一天,這感覺很像到隔壁鄰居家串門子,既不必太早出門,也不擔心太晚下山,最後還來個熱血沖瀑,消暑兼洗褲,帶著一身清涼與滿足回家。
有意思的是貴哥與我異口同聲說已經有三四十年沒來爬這裡了。
昨晚突然心血來潮想來去四腳亭,理由很無厘頭,只是想吃一碗傳說中滿滿懷舊味道的排骨酥。
上個月掃完墓後特地從基隆繞過來卻撲了空,只好就近轉到瑞芳去找美食,結果無論是市場內的米苔目與小菜,或是火車站前最夯的瑞芳美龍鳳腿也都徹底失望,就連最後的希望、街角全家的霜淇淋都滋味缺缺。
四腳亭有許多理由讓我格外懷念。
第一天傍晚抵達華陰,又濕又冷,酒店櫃台小姐姐推薦我們到僅僅幾街之遙的〝咱家院子〞晚餐,自稱“西安通”的歐文一口氣點了七道大菜(他在西安混了四年大學),說是大菜因為每盤份量都幾乎可以撐飽一個大漢子,搞得桌子都擺不下,而我們只是四個小男人。
服務的阿姨一邊上菜一邊耳提面命:「要吃飽、要吃飽。」
奮鬥,相互打氣,好不容易收走了大半空盤,阿姨又端上來這兩顆饃。
週三我人到了宿舍,閒閒沒事就捎出訊息跟朋友們問好,距離上回一月中回台北過年已經兩個月。
Steven &Tina剛從西雙版納回到昆山,老顧眼疾甫癒隨即計畫與朋友們江浙十日自駕遊。
今天雪季來得晚,冬天感覺也特別長,都三月中了還是冷颼颼,然而寒冷但沒有下雪的劍門我有點意興闌珊。